|
|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的变化 |
郭吉刚,郭顺林,杜富会,王文辉,王莲初,常香惠 |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 兰州 730000 |
|
|
摘要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外周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28例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28天的血清VEGF的含量,并在术前及术后1天测定肝功和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结果:TACE术后1天血清VEGF升高达峰值,之后逐步下降,术后14天又开始升高。术后1天肝功(ALT和AST)升高达峰值,以后下降。术后1天较术前血清VEGF的变化与相应肝功变化,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变化及术中碘化油用量无相关性。结论:TACE术后外周血VEGF含量的变化,反映了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组织缺氧及肿瘤血管生成状况,依据VEGF分泌规律,TACE术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有望提高TACE的疗效。
|
|
关键词 :
肝肿瘤,
癌,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
[1] |
阎 岚;闫康鹏.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J]. , 2015, 26(9): 642-645. |
[2] |
黄雅元;包凌云;韩志江;谷 莹;罗定存. 各种超声征象在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中的比较[J]. , 2015, 26(8): 558-560. |
[3] |
赵桂玖;王庆兵;曾蒙苏;饶圣祥.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和MRI表现[J]. , 2015, 26(8): 577-580. |
[4] |
王爱珍;张 展;方 玲. 超声诊断小儿肝脏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J]. , 2015, 26(8): 592-592. |
[5] |
李淑兰;侯春霞;周祖邦;张学兰;张立文;谢金慧. 分组方法对超声造影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假包膜显示率的影响[J]. , 2015, 26(5): 334-336. |
[6] |
白永连;王 峰;刘永晟;李 克;纪东华. 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相对宽颈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 , 2015, 26(5): 362-364. |
[7] |
宋望姝;王学梅;刘艳君.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J]. , 2015, 26(5): 378-378. |
[8] |
玉苏甫·肉孜;王云玲;王 红;聂聪科;艾尔肯·阿不力孜;马景旭;姜 涛;贾文霄. DCE-MRI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J]. , 2015, 26(4): 260-263. |
[9] |
侯志彬;王春祥;李 欣. 儿童肝脏原发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J]. , 2015, 26(4): 278-279. |
[10] |
林启强;韩志江;舒艳艳;陈文辉. 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J]. , 2015, 26(3): 162-165. |
[11] |
陈美洁;李 娜;杜补林;李亚明.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病灶的糖代谢与化疗疗效的关系:一个以PERCIST为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J]. , 2015, 26(3): 166-169. |
[12] |
李 杰;陈静静;李 强;毕卫群;徐文坚. 肝母细胞瘤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比较[J]. , 2015, 26(2): 88-90. |
[13] |
孟宪运;戴 旭;苏红英;丁 婕;王 冠. RECIST1.0和mRECIS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对比研究[J]. , 2015, 26(10): 712-715. |
[14] |
张秉宜;张郁林;韩 玲;高 扬;王 旭;平 杰;张 玲;李 爽. 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 , 2015, 26(1): 14-17. |
[15] |
余杨红;陶 强;黄 伟;杨文萍;许惠玲;杨 玲;陶 钧;丁 山. 儿童肝脏血管源性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 , 2015, 26(1): 50-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