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 |
陈 玲,田霞辉,陈菲菲,林 婷,梁 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280 |
|
CT findings of renal oncocytoma |
CHEN Ling, TIAN Xia-hui, CHEN Fei-fei, LIN Ting, LIANG Wen |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ujiang Hospital, Guangzhou 510280, China |
|
摘要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3例)和穿刺(1例)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均为女性,年龄41~65岁,平均53岁。所有病灶均为单发,3例位于右肾,1例位于左肾。肿块多位于肾皮质区,向腹腔或肾盂突出,肾皮质受压呈杯口状。平扫肿块多数不均匀,实质部分以等密度为主,纤维或瘢痕组织密度稍低于正常肾实质,主要位于中央,可向周围延伸。增强扫描有2例病灶出现“辐轮状”强化,此征象在皮质期观察最佳,1例皮质期肿块边缘见供养血管(提示血供丰富),3例有延迟强化表现,1例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4例均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3例可见包膜样结构。1例纤维组织伴有多房囊性改变。病灶出血、坏死、钙化、脂肪等征象相对少见。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准确的术前诊断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
腺瘤,
嗜酸粒细胞,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收稿日期: 2013-10-25
|
|
[1] |
党连荣.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征象分析[J]. , 2015, 26(9): 612-615. |
[2] |
吴 迪;郭文力;赵 珑;陈志安. 低管电压C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J]. , 2015, 26(9): 623-626. |
[3] |
邹玉林;李志娟;漆 强;钱会绒;朱刚明. 正常内耳64层螺旋CT表面透明成像最佳重建参数研究[J]. , 2015, 26(9): 620-622. |
[4] |
郑九林;王孝武;郑伏虎. Lung RADS 3-4级肺结节的CT诊断[J]. , 2015, 26(9): 635-637. |
[5] |
胡国辉. 关于小肠结石嵌顿的MSCT诊断分析[J]. , 2015, 26(9): 650-652. |
[6] |
阎 岚;闫康鹏.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J]. , 2015, 26(9): 642-645. |
[7] |
张海峰;宋翠荣;庞 胤;赵文涛;吴 岳;赵长义;任国山. 基于CT数据建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J]. , 2015, 26(9): 667-670. |
[8] |
王 伟;罗 敏.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J]. , 2015, 26(9): 0-675. |
[9] |
余 美;侯 阳. 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J]. , 2015, 26(9): 683-684. |
[10] |
刘 宁;邹 杰.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脑膜转移的影像表现[J]. , 2015, 26(8): 539-541. |
[11] |
王 超;王晓明. 眶内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分析[J]. , 2015, 26(8): 542-547. |
[12] |
李 伟;张汝森;刘 枫;卢斌贵;傅文海. 99mTc-MDP全身骨扫描中颌面部示踪剂浓集灶分布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关系[J]. , 2015, 26(8): 548-553. |
[13] |
方 春;王立章;孙延豹;王延春. 气管旁气囊肿发生率及其形态特征:64排螺旋CT大样本研究[J]. , 2015, 26(8): 570-573. |
[14] |
赵桂玖;王庆兵;曾蒙苏;饶圣祥.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和MRI表现[J]. , 2015, 26(8): 577-580. |
[15] |
杜 锐;杨 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内型肾动脉瘤1例[J]. , 2015, 26(8): 584-58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