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8年 19卷 10期
刊出日期:2008-10-20
病例报告
论著
685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罗昭阳;张 宽
DOI: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16例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CT增强扫描;16例中8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单侧6例,双侧10例;肿瘤局限于鼻腔内4例,延伸至鼻腔外12例;肿瘤侵犯邻近结构13例,浸润鼻旁或面部皮下组织8例,伴骨质破坏9例。CT显示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充填鼻腔并沿鼻黏膜蔓延,增强后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MRI T1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但低于鼻黏膜,增强后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可提示诊断、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
2008 Vol. 19 (10): 685-687 [
摘要
] (
349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0
)
688
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研究
徐桂军;徐艳玲;翟慎国
DOI: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方法与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临床怀疑急性PE的病人资料,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方法及PE表现特征。结果:测得主肺动脉干强化峰值时间约10.8s;经SCTPA共检出68例PE,发生栓塞的肺动脉705支,其中偏心型506支,占71.8%,中心型147支,占20.8%,附壁型33支,占4.7%,全堵型最少,为19支,占2.7%;181例未发现确切PE征象,但其中105例检出其它疾病。结论:SCTPA是诊断急性PE的重要方法,能较准确地诊断肺内其它病变,对于临床怀疑急性PE的就诊者,SCTPA应作为首选检查。
2008 Vol. 19 (10): 688-690 [
摘要
] (
1502
)
HTML
(0 KB)
PDF
(0 KB) (
300
)
691
Tei指数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研究
赵金惠;赵 真;王占启
DOI:
目的:用Tei指数及其他心功能指标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63例慢性心衰患者(NYHA 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用常规抗心衰的方法治疗;另一组为卡维地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所有的病人至少随访6个月,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以及左室的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射血时间(ET)。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的LVIDd、ICT、IRT和Te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IVSd、LVPWd、LVEF和ET均显著增加。治疗6个月后,卡维地洛治疗组的LVEF和ET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卡维地洛治疗组的Tei指数和ICT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效果好于仅用常规的方法治疗。Tei指数较LVEF和NYHA分级法评价心功能更为敏感。
2008 Vol. 19 (10): 691-693 [
摘要
] (
1322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694
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对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研究
葛 晖;孙 超
DOI: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发作急性尿潴留(AUR)次数的关系。方法:97例确诊为BPH的患者,按照发生AUR的次数分为A组(0次,54例)、B组(1~2次,36例)、C组(>2次,7例)3个组别。经腹B超(TAUS)测量IPP和前列腺体积(PV)。分别比较3组间IPP值、PV值的差异以及对IPP值和PV值做相关分析。结果:3组的年龄分布相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C组的PV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IPP值为(5.61±4.30)mm,95%可信区间(CI)为4.44~6.79mm;B组IPP值为(17.69±6.00)mm,95%CI为15.66~19.73mm;C组IPP值为(30.71±12.84)mm,95%CI为18.84~42.59mm。3组IPP值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个组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PV值与IPP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明显的相关性(r=0.681,P<0.01)。结论:IPP值>7mm的患者易发作AUR,且IPP值>20mm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再发AUR的风险将会增加。采用简单、实用的TAUS评估IPP,对评价AUR、指导判断BPH严重程度和外科干预时机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8 Vol. 19 (10): 694-696 [
摘要
] (
2634
)
HTML
(0 KB)
PDF
(0 KB) (
290
)
697
播散性皮层抑制猫脑模型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黄劲柏;任伯绪;陈昌毅;雷红卫;徐海波;孔祥泉
DOI:
目的: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功能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KCl诱导猫脑模型的播散性皮层抑制(SCD)。方法:雌猫6只,双侧额窦开颅并充填琼脂糖凝胶,两侧上侧裂回上方开颅,以备分别注入KCl凝胶和生理盐水凝胶。在1.5T场强下分别行静息期、KCl刺激期及对侧生理盐水刺激期BOLD-fMRI采集。结果:KCl刺激区上侧裂回及邻近边缘回脑皮层可见脑功能激活区者5例,并播及到同侧边缘回后部,而对侧大脑半球均无脑激活区。感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注入KCl后,fMRI信号立即显著增高,并维持于高水平较长时间。结论:BOLD-fMRI能准确检测出SCD伴发的神经血管耦联现象—脑血流量的变化,是研究SCD的可靠方法。
2008 Vol. 19 (10): 697-700 [
摘要
] (
254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0
)
701
肝硬化前后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CT灌注量改变的实验研究
孙洪赞;郭启勇;廖 伟;卢再鸣;高玉颖
DOI: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前后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分别对门脉灌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制作不全肝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犬模型,模型成功制作12只。通过选择性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行门脉CT灌注检查,获得正常状态时及肝硬化后正常肝叶、硬化肝叶的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量(SMVP)和脾静脉灌注量(SpVP)。比较硬化前及硬化后正常肝叶、硬化肝叶间的SMVP和SpVP差异。结果:硬化肝叶的SMVP和SpVP较正常时明显减低,且SMVP的减低比例(0.59±0.16)较SpVP(0.39±0.11)明显(P=0.003)。造模后的硬化肝叶SMVP和SpVP皆较正常肝叶明显减低,且SMVP减低比例(0.56±0.17)较SpVP(0.31±0.14)明显(P=0.001)。结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后,SMVP和SpVP明显减低,尤以SMVP减低为著。
2008 Vol. 19 (10): 701-704 [
摘要
] (
1393
)
HTML
(0 KB)
PDF
(0 KB) (
403
)
705
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分析
徐 晖;李 潼;李 军;张 军;李红玲;陈定章
DOI: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NVM),了解NVM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2月31例确诊为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1例NVM有家族史发病7例(22.6%),无家族史发病24例(77.4%);左心室病变 21例(67.7%),右心室病变2例(6.5%),双心室病变8例(25.8%);病变心室扩大31例(100%);左室射血分数<55% 29例(93.5%);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左室的心尖水平29例(93.5%),乳头肌水平26例(83.9%),腱索水平6例(19.4%),瓣口水平1例(3%)。受累室壁收缩末期非致密化心肌层与致密化心肌层的比值为2.2~3.1,31例NVM患者彩色多普勒均显示NVM的隐窝内暗淡血流充填。结论:NVM的临床表现各异,较难确诊,而NVM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明显,因此NVM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异性表现。
2008 Vol. 19 (10): 705-707 [
摘要
] (
2648
)
HTML
(0 KB)
PDF
(0 KB) (
229
)
病例报告
707
超声诊断钝性外伤致颈动脉全层夹层1例
王凯华;陈 鹏
DOI:
2008 Vol. 19 (10): 707-707 [
摘要
] (
1206
)
HTML
(0 KB)
PDF
(0 KB) (
229
)
论著
708
经食管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功能
费洪文;何亚乐;廖洪涛;侯跃双;许 燕
DOI: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1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食管超声发现左心耳血栓或高凝状态26例(Ⅰ组),无血栓150例(Ⅱ组);正常心律对照者30例(Ⅲ组);经胸超声分别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射血分数、E/E’;经食管超声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和排空血流峰速,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耳壁收缩期峰速和舒张期峰速。结果:Ⅰ组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和排空血流峰速较Ⅱ组和Ⅲ组减小(P<0.05);Ⅰ组左房射血分数及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耳侧壁收缩期和舒张期速度Ⅰ组小于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左房前后径、E/E’较Ⅱ组和Ⅲ组增大(P<0.05);Ⅱ、Ⅲ组各参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脉冲组织多普勒可用来评价左心耳功能,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风险。
2008 Vol. 19 (10): 708-710 [
摘要
] (
125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7
)
711
肾盂癌CT强化表现与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张秀丽;刘 玲;王朝晖;吕 申;李 梅
DOI:
目的:探讨肾盂癌CT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与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例肾盂癌病灶的VEGF及CD34表达情况,并计数MVD值,测量CT增强扫描癌灶的CT强化值,并按强化值分为轻、中、重3组,将各指标之间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不同强化程度组的MVD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CT强化程度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CT强化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VEGF表达与肾盂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不同肿瘤分期中MVD值无明显差别,不同VEGF表达组间MVD表达无差别。结论:CT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程度可以很好地反映肿瘤的血供、新生血管形成情况,且与MVD具有一致性;VEGF随肾盂癌临床分期增高而表达增强,但MVD不随VEGF表达及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肿瘤区CT强化程度亦不随之升高,可能与VEGF的血管通透作用有关。
2008 Vol. 19 (10): 711-714 [
摘要
] (
13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36
)
715
急性胰腺炎CT灌注成像
陆 娜;廖治河;强金伟;郭启勇
DOI: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灌注成像特征。方法:采用40层螺旋CT对60例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检查,其中包括30例正常对照者和3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灌注成像原始数据经Siemens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并对急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流量为(0.95±0.19)ml/(min·ml),低于正常组的(1.63±0.34)ml/(min·ml),血容量为(0.22±0.06)ml/ml,低于正常组的(0.26±0.04)ml/ml,通透性为(1.25±0.97)ml/(min·ml),高于正常组的(0.14±0.07)ml/(min·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规CT增强与CT灌注成像检出率差异不显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灌注参数差异不显著。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流灌注减低,通透性升高。CT灌注成像有利于早期辅助诊断急性胰腺炎。
2008 Vol. 19 (10): 715-717 [
摘要
] (
1479
)
HTML
(0 KB)
PDF
(0 KB) (
391
)
718
64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田净丽;田建明;生 晶;萧 毅;关建中;弓 静
DOI: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内镜活检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4层螺旋CTVC能显示结肠癌的大体分型,判断正确率为91.90%;MPR能直观反映癌肿处肠壁及肠周受侵状况,判断正确率达100%;Raysum在显示癌肿的长度上占优势,判断正确率达100%。术前T分期敏感度为100%,阳性诊断准确度为89.2%(33/37)。N分期敏感度为80%(24/30),阳性诊断准确度为70%(21/30)。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仿真内镜可以有效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并能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术前TNM分期。
2008 Vol. 19 (10): 718-721 [
摘要
] (
2463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722
前列腺癌磁共振波谱成像与弥散成像的对照研究
王锡臻;王 滨;刘金刚;牛庆亮;刘作勤;刘 强
DOI: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和弥散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探讨PCa的(Cho+Cr)/Cit比值与表观扩散系数(ADC)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MRI检查使用Siemens Sonata 1.5T高场强超导MR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MRSI序列采用CSI-3D-Prostate序列,采用Spectroscopy软件(Siemens Leonardo工作站)进行波谱数据处理,DWI采用EPI序列。计算PCa(n=38)、良性前列腺增生(BPH)(n=21)及正常外周带(Peripheral zone,PZ)(n=17)3种感兴趣区的(Cho+Cr)/Cit比值及ADC。对比分析(Cho+Cr)/Cit比值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PCa、BPH及PZ的(Cho+Cr)/Cit比值分别为3.98±0.12、0.51±0.19和0.38±0.09,三者代谢比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PCa、BPH和PZ的平均ADC值分别为(49.32±12.68)×10-5mm2/s,(86.73±26.75)×10-5mm2/s,(126.25±27.21)×10-5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Cr)/Cit比值与Gleason分级存在正相关性(r=0.431,P<0.05),与ADC值存在负相关性(r=-0.309,P<0.05)。结论:PCa组织代谢水平与组织微观结构密切相关,联合应用MRSI和DWI有助于提高PCa的检出率。
2008 Vol. 19 (10): 722-725 [
摘要
] (
2590
)
HTML
(0 KB)
PDF
(0 KB) (
369
)
726
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能力的统计评价
王秋萍;牛 刚;张 蕴;强永乾;闫 锐;李自成;郭佑民
DOI: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的CT诊断差异,探讨提高孤立性肺肿块CT诊断的方法及途径。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医师用双盲法对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及与病理诊断之间的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根据其诊断结果,进行诊断试验的统计评价。结果:3位医师对同一组孤立性肺肿块CT图像进行6次判断,其总敏感度为83.76%(196/234),特异度为53.33%(32/60),准确度为77.55%(228/294),阳性预测值87.50%(196/224),阴性预测值45.71%(32/70),Youden指数为0.371,与病理结果比较的Kappa值为0.349(标准误:0.64,P=0.000)。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者之间CT诊断结果稳定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肺结节的良恶性病理学特点。随访和专题培训是提高影像医师诊断水平的良好方法。
2008 Vol. 19 (10): 726-729 [
摘要
] (
136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2
)
综述
730
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蒋宁一
DOI:
2008 Vol. 19 (10): 730-732 [
摘要
] (
1312
)
HTML
(0 KB)
PDF
(0 KB) (
196
)
732
18F-FDG PET/CT显像中的棕色脂肪组织摄取
刘 斌;匡安仁
DOI:
2008 Vol. 19 (10): 732-735 [
摘要
] (
1221
)
HTML
(0 KB)
PDF
(0 KB) (
321
)
论著摘要
736
鞍旁转移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潘玉萍;庄奇新;李文彬;李明华
DOI:
2008 Vol. 19 (10): 736-737 [
摘要
] (
1120
)
HTML
(0 KB)
PDF
(0 KB) (
268
)
737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乳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朱彩霞;郭祎芬
DOI:
2008 Vol. 19 (10): 737-739 [
摘要
] (
12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92
)
739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李岩玲;许红霞
DOI:
2008 Vol. 19 (10): 739-740 [
摘要
] (
1120
)
HTML
(0 KB)
PDF
(0 KB) (
330
)
741
胰腺损伤的CT诊断
于武江
DOI:
2008 Vol. 19 (10): 741-743 [
摘要
] (
1154
)
HTML
(0 KB)
PDF
(0 KB) (
310
)
743
胃、结肠黑腔MR水造影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王成健;杨景震;霍英杰;郭文友;陈韶伟;何凤丽;黄永福
DOI:
2008 Vol. 19 (10): 743-746 [
摘要
] (
2306
)
HTML
(0 KB)
PDF
(0 KB) (
303
)
746
阑尾黏液囊肿CT及X线诊断
聂忠仕;何二霞;乔锡才
DOI:
2008 Vol. 19 (10): 746-747 [
摘要
] (
2151
)
HTML
(0 KB)
PDF
(0 KB) (
256
)
748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
郑祥武;陈勇春;李剑敏;潘克华;吴恩福
DOI:
2008 Vol. 19 (10): 748-750 [
摘要
] (
1227
)
HTML
(0 KB)
PDF
(0 KB) (
280
)
750
小腿远端动脉CE MRA成像参数的优化
程 英;关计添;郭岳霖;张远芳;金 阳;陈俊斌
DOI:
2008 Vol. 19 (10): 750-752 [
摘要
] (
1238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影像技术
753
心理干预对儿童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
郑 劼;盛 群
DOI:
2008 Vol. 19 (10): 753-754 [
摘要
] (
1046
)
HTML
(0 KB)
PDF
(0 KB) (
254
)
病例报告
754
Joubert综合征1例
陈 纲;马强华;叶建军;杨晓萍;罗 樱;朱小花
DOI:
2008 Vol. 19 (10): 754-754 [
摘要
] (
1052
)
HTML
(0 KB)
PDF
(0 KB) (
231
)
755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肺动脉狭窄(隔膜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李 燕;王润兰;梅 丽;杨晓英
DOI:
2008 Vol. 19 (10): 755-756 [
摘要
] (
1089
)
HTML
(0 KB)
PDF
(0 KB) (
249
)
756
超声心动图诊断Lutembacher综合征合并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刘 影;侯传举
DOI:
2008 Vol. 19 (10): 756-757 [
摘要
] (
1124
)
HTML
(0 KB)
PDF
(0 KB) (
265
)
757
多排螺旋CT诊断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
李忠信;于淑靖
DOI:
2008 Vol. 19 (10): 757-758 [
摘要
] (
1184
)
HTML
(0 KB)
PDF
(0 KB) (
265
)
758
脊柱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误诊1例
赵 祯;李亚伦;赵丽霞;李 林;汪君如
DOI:
2008 Vol. 19 (10): 758-759 [
摘要
] (
1267
)
HTML
(0 KB)
PDF
(0 KB) (
391
)
760
肾上腺巨大错构瘤1例
李 杰;吕 梁
DOI:
2008 Vol. 19 (10): 760-760 [
摘要
] (
1205
)
HTML
(0 KB)
PDF
(0 KB) (
279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