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期刊信息  
创刊日期:1990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辑部
刊  期:月刊
 
2009年 20卷 6期
刊出日期:2009-06-20

短篇论著
病例报告
 
       论著
405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郭佩琦;王学梅
DOI:
目的:运用E-Tracking技术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测量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B组、C组Ds、PSV、RI无明显差异,糖尿病A组IMT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B组IMT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C组IMT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WVβ、AI高于对照组(P<0.05);AC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各组间Ep、β、PWVβ、AC测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在发生动脉硬化形态学改变之前,其血管内皮功能已存在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更为明显。
2009 Vol. 20 (6): 405-407 [摘要] ( 1290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40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ei指数与左心室充盈模式及预后的关系
史卫国;牟晓雯;孙学玉;宁红红;罗晴霞
DOI: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ei指数与左心室充盈模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5例AMI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检测。由二尖瓣及左心室流出道多普勒血流频谱曲线测定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及左心室射血时间(ET)。左心室Tei指数=(ICT+IRT)/ET。依据二尖瓣E波减速时间(EDT)和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将165例AMI患者分为正常充盈组、松弛性减低组、假性正常化组、限制性充盈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远期存活的风险预测。结果:165例AMI患者中,正常充盈43例、松弛性减低55例、假性正常化35例、限制性充盈32例。与正常充盈组比较,松弛性减低组、假性正常化组、限制性充盈组的Tei指数增大(P<0.05~0.01);限制性充盈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增加(P<0.05~0.01)。平均随访12(0~17)个月时,22例患者死亡。死亡组的Tei指数与生存组的Te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模型生存分析显示Tei指数≥0.6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相对危险系数为3.997,P=0.028)。结论:AMI患者Tei指数与左心室充盈模式有关,能够反映左心室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是AMI后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2009 Vol. 20 (6): 408-411 [摘要] ( 1280 ) HTML (0 KB)  PDF  (0 KB)  ( 250 )
412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脏B超改变的对照研究
蚁丽芬;朱少毅
DOI: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改变的B超诊断。方法:对1255例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脏的B超检查,抽取服药5年以上者472例和服药5年以下者783例进行对照研究,行相关项目的比较。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B超异常阳性率为28.05%,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24.70%),占该组异常阳性率的88.09%。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及服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老(≥50岁)和病程及服药时间长(≥5年)者阳性率较高;性别和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不同肝脏B超异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B超能明确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脏的改变,从而证实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2009 Vol. 20 (6): 412-414 [摘要] ( 1386 ) HTML (0 KB)  PDF  (0 KB)  ( 327 )
415 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整合素受体MR成像实验研究
曲海源;关丽明;陈春园;邓意辉;刘 屹;徐 克
DOI:
目的:合成靶向性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进行肿瘤特异性磁共振成像。方法:将RGD短肽连接在包封SPIO的长循环脂质体表面,合成靶向性和非靶向长循环脂质体。与HUVEC细胞孵育流式细胞分析确定其受体亲和力;建立兔荷VX2肿瘤模型并进行磁共振靶向成像研究,观察其强化特征并与肿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相对照。结果: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对αvβ3整合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亲和力,与非靶向造影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该靶向造影剂能够在肿瘤内缓慢浓聚,给药后15h达最大值,此时对比噪声比(CNR)降至最低(P<0.01)。非靶向造影剂给药后2h即达最大浓聚,此时CNR最低(P<0.05)。两者强化机制不同。结论:RGD-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弛豫率,能与αvβ3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在肿瘤特异性浓聚,并能够用MRI扫描进行证实。
2009 Vol. 20 (6): 415-417 [摘要] ( 1436 ) HTML (0 KB)  PDF  (0 KB)  ( 294 )
418 心脏MRI在体示踪移植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何庚戌;要 彤;张 浩;胡盛寿;宋 鹏;张晓玲
DOI:
目的:寻找一种能够对移植细胞进行在体示踪的标记方法,为细胞移植的动物和临床实验中细胞的存留、迁移提供重要手段。方法:从中华小型猪髂骨处抽取骨髓,体外培养扩增MSCs。将SPIO和MSCs共同孵育培养36h。普鲁士蓝染色评价细胞的标记效率;通过MTT比色实验评价SPIO对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检验标记后细胞的活性;使用Costar Transwell方法评价铁离子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细胞分化诱导液培养标记后的细胞评价其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在体内实验中将SPIO标记或未标记的自体MSCs注射到心肌或冠状动脉内,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对移植细胞进行在体示踪观察。在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取材动物心脏切片进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结果:MSCs经铁离子标记后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在98%以上,可见蓝染颗粒位于细胞浆内,标记细胞电镜切片观察可见高密度铁颗粒位于细胞浆内。MTT比色实验发现随着培养液中SPIO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改变;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后98%的细胞保持活性;细胞经SPIO标记后仍可保持原有的细胞形态,可继续培养、传代。细胞迁移试验发现细胞标记后对SDF-1和VEGF诱导的迁移能力没有明显的减低。铁离子标记后细胞仍可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注射到心肌或冠状动脉内的SPIO标记的MSCs可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进行在体示踪,动态观察显示SPIO标记细胞在磁共振影像上表现为低密度灶影或信号缺失,并且在移植后4周仍可显影。病理学检查可以看到移植细胞呈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并和影像学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临床使用的SPIO磁共振对比剂可以安全、有效的标记MSCs。利用心脏磁共振对移植的标记细胞可以实现移植细胞的在体示踪观察。此标记方法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为移植细胞的在体示踪和细胞存留、迁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2009 Vol. 20 (6): 418-422 [摘要] ( 1422 ) HTML (0 KB)  PDF  (0 KB)  ( 229 )
423 中风病人急性期、慢性早期的BOLD-fMRI对比研究
胡 涛;黄穗乔;钟镜连;肖 芳
DOI:
目的:探索脑中风后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的变化情况。方法:分析16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中风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早期的激活表现。结果:患手食指被动运动时主要激活对侧SM1区,其它非SM1区有时可见散在、微弱激活;纵向比较16例患者各运动相关脑区的激活体积、频率,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肌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较好的患者,纵向比较肌力有升高(P<0.05),对侧SM1区的激活体积增大(P>0.05);对侧SM1区变化可有3种形式:激活体积增大、前后无变化及激活体积减小。结论:fMRI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脑功能变化的成像方法。对侧SM1区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脑区,其激活变化可以多样化。
2009 Vol. 20 (6): 423-426 [摘要] ( 137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2 )
427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卵圆孔未闭及其分流方向的探讨
林 腾;张志敏;郭 亮
DOI: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探讨小儿卵圆孔未闭(PFO)发生情况、声像特点及分流方向。方法:426例小儿分为婴幼儿组(0~3岁)243例和儿童组(4~7岁)183例,再按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婴幼儿先心组(A组)93例,婴幼儿正常组(B组)150例,儿童先心组(C组)60例,儿童正常组(D组)123例。TTE观察卵圆孔闭合及分流情况,必要时行右心声学造影。结果:426例小儿共检出PFO 86例,TTE显示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回声分离1.5~5.7mm及细小的斜行分流束,多普勒频谱多呈正向、低速、持续性。婴幼儿组、儿童组PFO大小无明显差别[(2.9±0.7)mm vs (2.6±1.0)mm,P>0.05]。73例PFO为左向右分流,7例为右向左分流,4例为双向分流,2例为潜在分流,右向左及双向分流者均有先心病或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组、儿童组PFO检出率分别为26.7%及11.5%。A、B、C、D组PFO检出率分别为33.3%,22.7%,18.3%及8.1%。检出率比较:A组高于C组,B组高于D组,C组高于D组(P<0.01或P<0.05)。结论:PFO在婴幼儿期较常见,至儿童期明显减少,部分先心病可能延缓卵圆孔闭合;除外某些先心病及肺动脉高压者,小儿PFO多为左向右分流;TTE对小儿PFO有较高诊断价值,声学造影有助检出PFO潜在分流。
2009 Vol. 20 (6): 427-430 [摘要] ( 1486 ) HTML (0 KB)  PDF  (0 KB)  ( 219 )
431 猪髂总动脉狭窄对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孟庆欣;杨 斌;傅宁华;丁威威
DOI:
目的:探讨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方法:幼年家猪6只,利用血管夹夹闭髂总动脉侧壁依次造成1/4、1/2、3/4管腔狭窄,记录对应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流速曲线,测算PSV、MDV。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血流参数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髂总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引起腹主动脉下段及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结果:PSV与狭窄程度呈线性负相关,MDV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呈负性增加,髂总动脉狭窄上游血流动力学改变较腹主动脉下段显著。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后,同侧髂总动脉狭窄上游出现针尖状反向血流流速曲线,并随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论:狭窄上游不同部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同,离狭窄越近处变化越显著,针尖状反向血流流速曲线的出现说明靠近狭窄部位。
2009 Vol. 20 (6): 431-434 [摘要] ( 1421 ) HTML (0 KB)  PDF  (0 KB)  ( 206 )
435 肺癌骨转移病灶18F-FDG PET/CT图像分析
张冬萍;吴湖炳;王全师;叶香华;李洪生;王丽娟
DOI:
目的:探讨成骨性和溶骨性骨转移癌18F-FDG摄取的差异,分析骨转移癌18F-FDG摄取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肺癌骨转移的初诊患者60例,皆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转移灶的SUV,根据同机CT显示的密度改变确定骨转移灶为成骨性或溶骨性。结果:PET/CT显像检出骨转移病灶392个,其中PET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的病灶为389个,18F-FDG摄取无明显增高而CT出现明显骨质密度改变的病灶3个,以上392个病灶均经临床随访证实。392个病灶中CT表现为溶骨性病灶201个(51.3%)、成骨性病灶75个(19.1%),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者116个(29.6%),这3组病灶的SUV分别为3.5±1.3、2.7±0.6、3.0±1.2,溶骨性骨转移癌的SUV高于后两者(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SUV无统计学差异(P>0.05)。腺癌组、鳞癌组、大细胞癌组、小细胞癌组的骨转移灶的SUV分别为3.4±1.3、3.1±1.4、3.3±1.1、2.5±0.6,小细胞肺癌组骨转移癌的SUV低于肺腺癌及大细胞癌组(P值均<0.01),但与鳞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后3组骨转移癌的SUV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PET对肺癌骨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机CT,溶骨性骨转移灶的18F-FDG摄取较成骨性转移灶的高,CT与PET对于肺癌骨转移灶的检出优势互补。
2009 Vol. 20 (6): 435-438 [摘要] ( 1557 ) HTML (0 KB)  PDF  (0 KB)  ( 239 )
439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测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和发育不良的临床对比研究
吴 亮;鲁 慧;李 渊;田冬荣;徐武平
DOI:
目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椎动脉狭窄或发育不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测结果,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两种方法检测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发育不良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狭窄与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然而在检测椎动脉发育不良时,两种方法一致性差。结论:虽然DSA是诊断椎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疾病诊断方面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推荐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椎动脉狭窄疾病的初次筛查方法。
2009 Vol. 20 (6): 439-441 [摘要] ( 1367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442 肝纤维化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
刘 鑫;郭启勇;廖 伟;王宝东
DOI:
目的:探讨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的MR灌注加权成像(PWI)表现,评价P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皮下注射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0只)和对照组(10只)进行MR-PWI扫描。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分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门静脉和肝实质灌注曲线的峰值时间、信号最大上升斜率和最大下降斜率的变化,分析各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38只和对照组10只共48只大鼠完成MR检查。病理分期S0(n=13)、S1(n=5)、S2(n=9)、S3(n=13)、S4(n=8)。S0期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峰值时间[(15.03±1.05)s和(25.93±1.70)s],S1~S4期肝纤维化组的峰值时间逐渐递增[均值(26.29±3.52)s和(41.92±5.76)s],S0期与S2~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0.001)。S0期门静脉和肝实质的最大上升斜率、最大下降斜率[门静脉(420.46±27.26)1/s和(193.50±16.76)1/s,肝实质(140.10±16.73)1/s和(121.00±15.16)1/s],S1~S4期肝纤维化组的最大上升、下降斜率逐渐递减[门静脉均值(292.61±40.02)1/s和(139.73±13.22)1/s,肝实质均值(76.70±9.55)1/s和(97.56±15.73)1/s],S0~S2期与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时间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最大上升斜率、门静脉的最大下降斜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R-PWI可以检测大鼠肝纤维化改变,可对中重度(S2~S4期)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
2009 Vol. 20 (6): 442-445 [摘要] ( 139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7 )
446 肾嫌色细胞癌的CT征象与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康晓丽;周俊林;何 宁;李晓鸣
DOI: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RCCC)中微血管密度(MVD)、Ki67抗原的表达与CT征象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RCCC患者术前行SCT多期扫描检查,术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15例RCCC标本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MVD和Ki67的表达,分析SCT表现与MVD和Ki67之间的关系。结果:RCCC中MVD、Ki67表达高于正常肾组织组;肿瘤边界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MVD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RCCC肿瘤的大小、形态、最大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与MVD、Ki67的表达相关。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可对RCCC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RCCC的部分CT征象与MVD和Ki67的表达相关,提示这些征象可间接反映RCC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2009 Vol. 20 (6): 446-450 [摘要] ( 1615 ) HTML (0 KB)  PDF  (0 KB)  ( 183 )
451 肾脏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叶晓华;周 诚;杨正汉;李惠章;邹明珠;林徐颖
DOI: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病理确诊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2例,腹膜后淋巴肿直接蔓延3例,肾周淋巴瘤、肾脏弥漫性浸润和肾窦累及各1例。11例病灶境界不清但密度(或信号)均匀,12例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5例MRI平扫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信号。12例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均低于正常肾实质,其中10例呈渐进性强化,2例呈皮髓质期明显强化。结论: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方法。
2009 Vol. 20 (6): 451-454 [摘要] ( 1551 ) HTML (0 KB)  PDF  (0 KB)  ( 316 )
455 CT尿路造影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牛玉军;王志铭;陈荣霞
DOI: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对肾癌常见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0例肾癌患者5种病理亚型的CTU扫描各期横断及三维重建特征性表现,并比较各期各类肾癌的CT值。结果:透明细胞癌109例,多不均匀低密度而富血供;乳头状癌21例,多不均匀略高密度而少血供;嫌色细胞癌8例,多均匀略低密度而少血供;未归类癌9例,与透明细胞癌相似;多房囊性癌3例,呈多房囊性肿块。CT值比较:平扫乳头状癌高于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及未归类癌(P<0.05),后3者无差异(P>0.05)且4者明显高于多房囊性癌(P<0.05);皮髓质及肾实质期,透明细胞癌与未归类癌无差异(P>0.05),但2者高于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而后2者无差异(P>0.05)且4者明显高于多房囊性癌(P<0.05);排泄期,前4者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多房囊性癌(P<0.05)。结论:肾癌常见病理亚型的CTU表现各具特征,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2009 Vol. 20 (6): 455-460 [摘要] ( 1532 ) HTML (0 KB)  PDF  (0 KB)  ( 234 )
       综述
461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刘 婷;伍建林;苗延巍;张 青;张竞文
DOI:
2009 Vol. 20 (6): 461-463 [摘要] ( 1247 ) HTML (0 KB)  PDF  (0 KB)  ( 249 )
       短篇论著
464 生长抑素受体SPECT/CT融合成像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评价
郑泓明;陈英敏;方凤宁
DOI:
2009 Vol. 20 (6): 464-466 [摘要] ( 1312 ) HTML (0 KB)  PDF  (0 KB)  ( 224 )
466 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李 康;马千红;吕富荣;杨庆军;吕发金
DOI:
2009 Vol. 20 (6): 466-468 [摘要] ( 1248 ) HTML (0 KB)  PDF  (0 KB)  ( 208 )
469 高频彩超对颈部恶性淋巴结放疗疗效的评价研究
张良西;朱向明;容尚勤
DOI:
2009 Vol. 20 (6): 469-470 [摘要] ( 1430 ) HTML (0 KB)  PDF  (0 KB)  ( 239 )
471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何锦霞
DOI:
2009 Vol. 20 (6): 471-472 [摘要] ( 1215 ) HTML (0 KB)  PDF  (0 KB)  ( 217 )
473 99mTc-EHIDA肝胆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中的价值
黄建敏;潘莉萍;刘晓梅;高建青;李冬雪;安 然
DOI:
2009 Vol. 20 (6): 473-474 [摘要] ( 1246 ) HTML (0 KB)  PDF  (0 KB)  ( 237 )
474 三维影像系统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赵 兵;钟 鸣;谭显西;陈伟建;郑 匡;张明升;尹 剑;何文根;李连进
DOI:
2009 Vol. 20 (6): 474-476 [摘要] ( 1274 ) HTML (0 KB)  PDF  (0 KB)  ( 265 )
477 产前超声筛查染色体异常所致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刘彦红;宋惠玲;刘耘利;金正平
DOI:
2009 Vol. 20 (6): 477-478 [摘要] ( 1227 ) HTML (0 KB)  PDF  (0 KB)  ( 262 )
479 超声对重离子束治疗浅表肿瘤疗效的评价
曹敏丽;李 莎;吕建红;方玉军
DOI:
2009 Vol. 20 (6): 479-480 [摘要] ( 1273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481 64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谷青;陈月芹;孙新海;王皆欢;史志涛;张新东;王小强;曹冠杰;孔维惠
DOI:
2009 Vol. 20 (6): 481-483 [摘要] ( 1355 ) HTML (0 KB)  PDF  (0 KB)  ( 241 )
484 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
白 莉;张学兰;梅丽霞;杨 洁;周祖邦
DOI:
2009 Vol. 20 (6): 484-485 [摘要] ( 614 ) HTML (0 KB)  PDF  (0 KB)  ( 226 )
485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价值
乔玉红;张丽媛;宁淑范;王静秋;王 婷;杨 鑫
DOI:
2009 Vol. 20 (6): 485-486 [摘要] ( 1219 ) HTML (0 KB)  PDF  (0 KB)  ( 274 )
487 成人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的CT诊断探索
陈 忠;刘慧明;顾元凯
DOI:
2009 Vol. 20 (6): 487-488 [摘要] ( 125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9 )
489 B超引导脐静脉穿刺在产前诊断的应用分析
罗 红;周 容;刘之英
DOI:
2009 Vol. 20 (6): 489-490 [摘要] ( 1195 ) HTML (0 KB)  PDF  (0 KB)  ( 223 )
491 少见部位单发性内生软骨瘤的影像表现
李 杰;吕 梁
DOI:
2009 Vol. 20 (6): 491-493 [摘要] ( 1284 ) HTML (0 KB)  PDF  (0 KB)  ( 254 )
       病例报告
493 CT诊断下直肌木质异物1例
江先武
DOI:
2009 Vol. 20 (6): 493-493 [摘要] ( 125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0 )
       影像技术
494 低剂量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
麻增林;贺丽英;闫玉昌;吕秀华;刘苏英;曹保信
DOI:
2009 Vol. 20 (6): 494-496 [摘要] ( 1428 ) HTML (0 KB)  PDF  (0 KB)  ( 420 )
       病例报告
497 特发性腹腔干夹层合并肾动脉闭塞1例
王小红;徐 军;亓 波
DOI:
2009 Vol. 20 (6): 497-498 [摘要] ( 125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4 )
499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陈 红;王康健;黄宁结;陈 明
DOI:
2009 Vol. 20 (6): 499-500 [摘要] ( 1353 ) HTML (0 KB)  PDF  (0 KB)  ( 242 )
500 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周 星;张 皓;周怀琪;蒋 敏
DOI:
2009 Vol. 20 (6): 500-501 [摘要] ( 1261 ) HTML (0 KB)  PDF  (0 KB)  ( 263 )
501 超声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王予屏;吴永娟
DOI:
2009 Vol. 20 (6): 501-502 [摘要] ( 1290 ) HTML (0 KB)  PDF  (0 KB)  ( 208 )
503 子宫黏膜下肌瘤致子宫内翻1例
任 艳;王 驰
DOI:
2009 Vol. 20 (6): 503-503 [摘要] ( 1164 ) HTML (0 KB)  PDF  (0 KB)  ( 236 )
504 二分髌骨合并骨折1例
赵志刚
DOI:
2009 Vol. 20 (6): 504-504 [摘要] ( 1122 ) HTML (0 KB)  PDF  (0 KB)  ( 240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邮编:110004 电话/传真: 024-23925069 电子信箱: jccmisy@sina.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